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穿越:我在武阳朝养太孙 > 穿越:我在武阳朝养太孙目录 > 章节目录 第25章 有个少年在发光(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穿越:我在武阳朝养太孙 章节目录 第25章 有个少年在发光(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说的轻巧,若你屡试不第,难道你母亲就要一直承受着屈辱打骂?再说了,若你果真考中进士,入朝当了官,把你母亲接了出来。可你父亲若是一纸诉状递到衙门,告你不尽孝道,德行有亏,你这官途怕是也就坐到头了!”又有人反驳道。

    “这可如何是好,左右都不可行!”

    “是啊!若全了孝道,科举之途就要断送。可若坚持科举,那读书人的母亲以后还是要受尽折辱。”

    “真是难解!”

    “……”

    下面众人纷纷议论道。

    就在这时,那个想当武将的少年,大步流星的走上了台:“这件事情本身并不是错在其母亲,也不是错在那名读书人,而是其父亲有错和律法本身有问题。

    那男子嗜赌成性,为何让一家人跟着受苦受难。而且科举不仅规定,三代以内不能有犯法之男和再嫁之女,还规定工商、杂役、娼、优、卒、隶之后,都不可考取功名。

    虽说人分三六九等,可祸不及下一代,法不外乎人情,律法应该根据其酌情而定,不可一棍子打死。”

    “这……”

    “律法也能有错?”

    “好像那少年说的挺有道理。”

    “是啊!是啊!”

    “……”

    “辰儿,你看那少年,能说出如此言语,就比在扬很多人,都要高出一筹。”苏嘉煜对身边,一直看着的苏泽辰说道。

    “可是皇叔,那少年还只是童生,若以后考不中进士,还是当不了官,造福不了一方百姓啊?”苏泽辰皱着小脸问道。

    “所以,这就需要辰儿好好想一想啊!那少年都能想到让律法变通一下,为何科举就不可以呢?

    辰儿你记住,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皇朝,想要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去改变,去创新,去付出行动。

    在皇叔看来,科举只能衡量一个人的知识学问高低,却决定不了一个人的品性和心胸。而要是入朝为官,后者比前者要重要很多。”苏嘉煜对苏泽辰温声说道。

    “辰儿会好好想一想的!”苏泽辰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

    “嗯!这就很好了!”苏嘉煜摸了摸苏泽辰的脑袋,微笑的说道。

    一个时代想要变好,上位者就不能固守成规,被条条框框所困住。

    ……

    “你说的很好,律法确实存在问题。不能让它帮助坏人为所欲为,而让受难者忍气吞声。这书册,还有太白楼的万两牌就归你了。”苏嘉煜对那少年说道。

    “哈哈哈!太好了!如果回到家中,这书册让父亲看到,定要羡慕死了!”那少年开心的说道。

    “哦?竟不知我写的诗词,都这么出名了吗?”苏嘉煜笑着问道。

    “那当然!我们那里,凡是读书人,几乎都会《将进酒》。有好多人,都想来上京城的太白楼看一看呢!我就是因此才来的。额!顺便看一看我的姑母。”那少年挠着头说道。

    “还不知道你家住何处,叫什么名字呢?”苏嘉煜问道。

    “回殿下,我们还有亲戚关系呢!我出身清河崔氏,叫崔明佑,姑母正是殿下的舅母。”那少年笑着说道。

    “这……你为何不早说?”苏嘉煜顿感无奈,又有些好笑。

    “嘿嘿!我原是想先在城中玩上几天,再去看姑母的。不过,我今日得了这册子,比去哪游玩都开心。就改变了想法,正好同殿下一起回去。”那少年一脸狡猾的说道。

    “那好!我与众人说完话,咱们就一同回去。”

    随即,转头对着众人说道:“今日诗会就到此吧,若诸位想在此地游玩一番的,随意就是。但是别忘了,天黑之前回到城中。

    以后每三年一次科考前的四月初二,我都会在此举办一扬诗会,并提出一个问题。到时各府城应该都有了太白楼的分店,得到牌子的,一年之内所有太白楼都可以用。

    当然,若是你们闲暇时,举办聚会、宴会,此地你们随便用,不过不可以滋事打架。”

    “是!殿下!”众人齐声说道。

    “好了,你们随意,我就先回去了。”说罢带着众人下了台子,出了山庄。

    ……

    因为提前让下人回去通知了一声,等苏嘉煜众人快到王府时,就见舅母崔氏,站在大门外来回踱步等着。

    等看到众人回来,连忙迎了上去。

    “明佑拜见姑母!”崔明佑跳下马车,走到崔氏身边弯腰作揖道。

    “你这孩子,来了上京城,怎么不先回府中?前段时间,你母亲来信,说你要来上京城。我算算日子,应该早就到了,可左等右等不见人,姑母都想差人回去告诉你母亲了。”崔氏拉着崔明佑的手问道。

    “嘿嘿!侄儿这一路,走到一处就玩上两日,所以耽误了些时日。今日刚进城,就听到城外有诗会,就去凑了凑热闹。”崔明佑嬉皮笑脸的说道。

    “前几年回清河,你那时还不到十岁,
>>>点击查看《穿越:我在武阳朝养太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