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秋后问斩,狱友是太子! > 大明:秋后问斩,狱友是太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9章 太子英明!(第1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秋后问斩,狱友是太子! 章节目录 第19章 太子英明!(第1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今日是早朝时间。

    早朝并不是每天都开,而是有固定召开日期的,规定是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个逢五的日子才会召开早朝。

    虽不是天天召开,但早朝其实并不轻松。

    为了确保按时参加早朝,大臣们必须午夜时分起床,穿戴妥当之后,便赶往午门集合。大约凌晨三点左右,大臣们开始陆陆续续抵达午门外,在此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站队也是有规矩的,官阶高的在先,低的在后,文臣一列,武将一排。到凌晨五点左右钟声响起宫门开启时,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扬整队,准备早朝。

    整个大明,能够坚持天天开早朝的皇帝只有两位,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末代皇帝朱由检……

    ……

    奉天殿。

    “……双因子考核制度,便是将供奉一分为二,其一为保健因子,即基础部分,这一部分供奉,按月按量按品阶发放,跟以往的供奉一般无二。”

    “其二为激励因子,此部分供奉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朝廷对各藩王的考核进行发放,有功者,优秀者多得,合格者少得,较差者不得,有过者甚至可以罚其供奉。”

    “如此一来,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藩王只能拿基础部分的供奉和品阶,而奋发向上,与国有功的藩王则可以拿到更多的供奉和更高的品阶……”

    朱元璋的话音落地,朝堂上众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是一副震惊的表情。

    朱元璋的封王戍边之策,曾在朝堂上引发热议。

    但随着朱元璋的雷霆手段,迅速被压了下去,无人敢再非议。

    没想到,此时竟又有人出来提及此事。

    不过……

    这份奏折提出的对藩王管理之策,倒是让在扬的所有大臣耳目一新。

    而且细细一想,好像还真可行!

    越想,就越觉得可行!

    皇上的封王戍边之策,这在历史上早就已经出现过好几次的削藩困难,藩王作乱的情况,这也是群臣反对的主要原因。

    但是现在,奏折中提出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策略,这相当于一刀切了世袭罔替的这个已经被前面好几个朝代淘汰了的政策,从而直接甩掉可供养藩王这个尾大不掉的包袱。

    紧接着的双因子考核制度,更是设置得精妙。

    一来,可以进一步控制藩王的财政支出,极大的增加了朝廷财政的弹性。

    二来,对于藩王那边,可以说完全被朝廷拿捏住了,原本稳稳到手的俸禄直接被砍了一半,另外一半还要去和其他藩王竞争才能得到,当然,这对于有能力者,有志报国者是好事,因为他们可以拿得更多。

    大家都是经年老臣,一个个跟人精似的,自然是一点就通。

    “你们对此有什么看法,说说看。”

    朱元璋的话,让奉天殿中众臣表情各异。

    有交头接耳者,有闭目沉思者,亦有有暗中观察者。

    好一会。

    目前在皇上面前春风得意的胡惟庸站了出来,道:“皇上,臣斗胆请问,这是谁的奏折?”

    朱元璋淡淡的瞥了胡惟庸一眼,反问道:“谁的折子,影响你的看法吗?”

    “呵,这倒没有。”

    胡惟庸尴尬一笑,皇上不说,但其实他心里也已有猜测。

    对于皇上封王之策反对得最厉害的,就是刘基所领导的监察院的御史言官们,此次恐怕又是哪个不怕死的言官递上的折子。

    不过,这个法子倒是出乎他的意料,颇有些见地。

    沉吟片刻,胡惟庸道:“说实话,双因子考核制度,臣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此法,臣以为,此法表面上是促使藩王之间竞争,但实则是在削藩。”

    “皇上英明神武,只要皇上在,一切都不会有问题,只是一旦……,大明的后世的君王恐怕难保一定会有像皇上这般的魄力和威望,到时候是否会引起各大藩王的不满?”

    胡惟庸的话刚落地,户部尚书吕昶便站了出来。

    “胡参政此言差矣!”

    吕昶元官出身,为人耿直,有学识,善理财,只听吕昶道:“古语云,天道酬勤,故勤劳者多的,有功者多得,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大家皆为皇室宗亲,朝廷公平以待,何来不满一说?”

    听罢,朱元璋不动声色,随后看向最前排默不作声的李善长。

    “李相,你怎么看?”

    李善长连忙出列,斟酌片刻,道:“臣以为……此法有利亦有弊,胡参事有胡参事的忧虑,吕尚书有吕尚书的道理,老臣愚钝,一时间也厘不清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事关皇室宗亲万年之大事,老臣不敢妄言,还请皇上乾纲独断,老臣聆听教诲!”

    李善长说了等于没说的话,让朱元璋眉头微微一皱。

    这李善长现在是越来越老狐狸了。

    不过李善长年岁渐高,如此这般自保,
>>>点击查看《大明:秋后问斩,狱友是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