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喜唐 > 喜唐目录 > 章节目录 第120章 你们都不行(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喜唐 章节目录 第120章 你们都不行(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名太监健步如飞,显然是常干这个活儿的,哪里下台阶,哪里路不平都清清楚楚,夜色阻挡不住他们的飞奔的步伐。

    二囡坐在上面紧紧地抓着扶手,她深怕一个不注意被甩飞出去,看着跟在身边小跑的剪刀,二囡忍不住道:

    “这位少监,我一什么都没的女子,能进太极宫么?”

    剪刀闻言笑了笑:“按理您是不行的,可今儿陛下开心呢,所以您大可安心。

    您去了就把颜侯曾经作过的诗词背上一首就成了,最好是与月有关的,太上皇也在呢,今儿又恰逢中秋佳节,得应景呢!”

    二囡点了点头,又问道:“少监,我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剪刀笑着摇摇头:“您是应国公府上的小娘子,进去后不需要做什么,更不要说什么,陛下怎么说您就怎么做就行。

    问什么答什么就行,其余的什么都不用管,等您做完了诗,小的再找人把您送到皇后娘娘那儿,对了,一定要背一首好些的!”

    “李元嘉也在么?”

    “李元嘉?”

    剪刀内侍随即反应过来,面庞有些燥热,他赶紧说道:“哦,您说的徐王殿下啊,来了,都来了,今儿是团圆日,没有去封地的皇子都来了,太子也在,越王蜀王也在。”

    二囡松了口气,李元嘉在就好,可惜这是个胆小鬼。

    但也不挑了,有个熟人总比没有熟人好,最起码不算人生地不熟,他是自己的师弟,算是亲近人。

    路过一条河的时候,二囡看到李元嘉正在远处的台阶上,为什么能看得清,是因为他把灯举到和肩膀持平。

    红红的灯光照在李元嘉的脸上,从远处看就只能看到一个人头。

    像鬼一样。

    两人一同进了太极宫,太极宫的群臣见正主来了,也慢慢地安静了下来,李二看了一眼二囡头上的玉簪,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皇后身边的贴身奴婢讨喜见状走上前轻声解释了一番,讨喜在李二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贴身服侍李二和长孙皇后。

    别看她其貌不扬,可这个人剪刀都不敢招惹。

    讨喜把二囡在后宫和皇后的应答都讲了出来,讲得绘声绘色,当听到读书人的东西怎么叫做偷这句话时,李二哈哈大笑。

    他从这句话看到了颜白促狭的小人样,混账东西,等下次来宫里一定要好好问问他这是怎么回事儿。

    李二明白了始末,随后笑道:“想不到皇后竟然和朕想到了一起,武媚,听徐王说宜寿侯为了让你喜欢读书,特意写了很多首诗词让你背诵开蒙,可有此事?”

    二囡闻言,真恨不得冲过去敲李元嘉的脑袋,他就会学李恪么,回到宫里后就把嘴巴夹紧,无论别人说什么都报以微笑?

    怪不得刚才他在外面迎接了,想不到自己竟然被李元嘉给出卖了。

    真想不到,千防万防,家贼难防,这事儿二囡算是记下来了,等到出了宫再慢慢计较,让他操心幼儿园,自己原本还有些愧疚。

    如今看来,是自己心太善了。

    可如今是在大殿中,听到皇帝问话,二囡恭敬道:“回陛下,师父是写了不少,让我背了不少,是有此事。”

    李二闻言点了点头,轻笑道:

    “今日中秋佳节,本想让颜侯做一首应景的诗词,可惜颜侯不在,你是他的弟子,恰好你也背了颜侯所作的诗词,那就只能勉为其难地让你来代劳了。”

    李二怕二囡随便说出一个应付了事,忍不住又说道:

    “可要想好了,今日虽是宴会,但如果你随便说一个,诗词一般般,到时候要是传出去可是丢宜寿侯大才之名,要是说宜寿侯廉颇老矣,可不能怪朕啊!”

    二囡闻言皱起了眉头,这一下她的心也变得七上八下,想了想,二囡回道:“师父写得自然是极好的。

    因为师父曾告诉我,此长短句一出,当鲜有人比得过,最起码朝堂诸公是难忘其项背,我倒是不怕,如若做得好,今日这彩头该如何算?”

    这个时候的二囡一点都不含蓄,这儿是朝堂,不比后宫,阿耶说过,师父也说过,官扬如战扬,你越是强势也就越不会遭人欺负。

    众臣哗然,孔颖达忍不住道:“宜寿侯还是那么的自傲,你个做弟子的也多一点谦虚吧。

    如此,我倒是很期待,期待宜寿侯的佳作,期待敢如此夸下海口,以长短句来藐视御制诗文,若真是好文,我将亲自帮宜寿侯扬名。”

    他的话音刚落下,就有内侍拿来了笔墨纸砚。

    二囡吐气开声:“词名-水调歌头!”

    众人一静,这时候二囡深吸一口气,背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天给了二囡美丽的容颜,但却没有给她一个非常好听的嗓音。

    所以
>>>点击查看《喜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