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目录 > 章节目录 第87章 又多了一项发财的门路(第2页/共3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章节目录 第87章 又多了一项发财的门路(第2页/共3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此雅事,不谈阿堵之物。

    其实,留下一幅墨宝,与茶楼算是双向成就。

    特别是这个贡院附近的“晴雅居”。

    每逢府试、院试、乡试,这座茶楼都会爆满。

    就算是平时,贡院、学政院、府学的清流官员,也会来此闲聚。

    在此留下一幅墨宝,绝对是扬名的好方式。

    当然,前提是字要好,否则只会贻笑大方。

    “笔来。”

    赵麟豪气顿生,爽快答应道。

    早在一旁等待的两个小二,慌忙整理出了一张桌子,铺设笔墨纸砚。

    那位茶馆的任东家,还亲自研磨。

    赵麟的书法,已达到了登堂入室的水准,何等的自信。

    只见他撸起袖子,唰唰几笔。

    写了一首大宗师林世海最近的新作《劝学诗》。

    围观的众人、茶馆的老板见此,心中一阵遗憾。

    还以为文曲星要来一首千古佳作呢。

    谁知,竟是大宗师的一首诗。

    不过,他们很快就释然了。

    因为文曲星的字,实在太令人赏心悦目了。

    今日能亲眼目睹其书法,已经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了。

    怎么还能再奢望其作一首千古佳作呢?

    “好字,好字。”

    茶馆的那位任东家,本身就喜欢字画,此时见到一幅登堂入室的作品,当然是欢喜称赞。

    “诗好,字也好。如此相得益彰的佳作,我定要挂在最显眼处,让每个出入茶楼的学子,都能一眼看到。”

    围观的众人一怔,顿时恍然,文曲星这一记马屁真高。

    只此一招,就化解了与大宗师的恩怨。

    大宗师宽宏大量,点了他头名。

    文曲星报之以李,书写大宗师的《劝学诗》,挂在贡院茶楼,为之扬名。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宗师就会得知今日之事。

    高,实在太高了。

    当然,茶楼的任东家也是位人精。

    只此一招,就收获了文曲星的好感。

    与此同时,贡院外,已经沸腾了。

    沸腾的原因,不是因为文曲星被大宗师点了头名。

    而是因为文曲星赵麟的文章。

    是的,他那篇文章实在太令人震撼了。

    仅仅只是破题,就直接令人折服了,更遑论通篇文章了。

    那些本来还不服气的童生,此时此刻一个个呆若木鸡,不敢置信的样子。

    难道这就是文曲星的实力吗?

    县试,八股文章一般。

    府试,八股文章上乘。

    院试,八股文章令人仰望。

    这中间,才仅仅过了几个月的时间,其八股文的水准,一日千里,达到了所有童生难以企及的地步了。

    刚才还准备串联的那些童生,更是懵了。

    这……等文章,别说放在院试了,就算在乡试中,恐怕都能拨得头筹吧?

    输的不冤。

    那些县案首们,府案首的心境却是崩坏了。

    与此人同一届科考,真的是倒霉啊。

    不少童生震惊、感叹的时候,已经有聪明的士子已经开始抄录了。

    为什么要抄录?

    一是学习他的文章;二是能够珍藏。

    如此八股佳作,是可以传给后世的。

    赵麟刚出茶楼,就又被人堵住了。

    来人的身份,让人甚为惊诧。

    “中原书坊?大周三大书坊之一?”

    “是的,赵公子。”中年文士自我介绍了一番后,便直接开门见山道:“我此次前来,是想与您商谈合作事宜的。”

    “出书?”

    赵麟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一个发财的门路。

    不过,却被他直接给否决了。

    当前,科考前途最为重要,他现在又不缺钱,不缺名。

    在如今这个朝代,写话本,小说的文人,名声不是太好。

    除非,是出诗集。

    这倒是一件高雅的事,也是一桩赚钱的门路。

    不过,太惊世骇俗了。

    整本都是千古佳作,想想都觉得刺激。

    还是暂时低调点吧,实力暂时不允许高调。

    在他胡思乱想时,那中原书坊的中年文人忙解释道:“不,不是出书。我们书坊,想买下您院试、乡试时的所有文章。”

    这下,赵麟明白了。

    此人想要买下自己科考的文章,与其他优秀士子的文章,一起编撰成册,而后销售。

    整个大周,三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最厚。

    一,江南。

    二,京城。

    三,中原。

    可以说,大部分的进士,都是出自这三地。

    其他几个地区,寥寥无几。

>>>点击查看《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