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军事小说 > 北上南下 > 北上南下目录 > 正文 第三百一十五章 求助老战友(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北上南下 正文 第三百一十五章 求助老战友(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三百一十五章求助老战友

    星竹从老家了。《》%网.

    一下火车,上了老张的车子,油门一踩,直奔公安局。

    平时,公车公用,乔向文从不允许星竹乘坐军管会配给的一辆轿车,可今天,他的心情太焦虑了。

    星下车后,直奔一楼的局长室。

    了七八天,他一看,心里不禁一酸,这几天,一路奔波倒是次要的,最主要父母的情况让她担惊受怕。

    乔向文给妹妹倒了杯凉开水,星竹接过,顾不上,连喝了几口。

    “二哥,要不是许司令出面,爹和娘真的这会麻烦了。”

    猜出来了吧,星竹嘴中的许司令,正是当年胶东军区的司令员许世友。

    43年,为了完成延安下达的上交黄金任务,许世友跑到大军区找罗荣桓搬救兵,最终,乔向文临危受托,挂职胶东军区副政委,从几乎被湮没的历史记忆中,找出了迎风金矿,之后,智取日本专家,勇斗军统杀手,成功地夺取了这座金矿,并被延安更名为太平金矿。

    正是在那段并肩战斗的难忘岁月里,自称“太平我不来,我来不太平”的武将许世友和密战高手乔向文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大批山东八路主力部队根据延安指示,从胶东半岛渡海北上的时候,又是乔向文运筹帷幄,协助渡海总司令许世友募集船只,,征召船员,保证了八路主力在蒋军到来之前,提前占据了东北主要战略要地。

    山东27万八路军,罗荣桓毫无私心,挑选了十万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的部队赶往东北。

    山东军区五个二级军区里,四个军区司令员带着主力,赶往东北,后来闻名天下的四野五大主力军中,有四个就来自山东八路。38军,40军,41军等等,哪个不是山东北上的。

    那场影响了后来的东北战局,继而极大推进了中国**胜利步伐的北上行动,只把一个赫赫有名的战将留在了山东半岛。

    主力走后,许世友招兵买马,凭着的钢铁意志和强化训练,很快再次带出了一支铁军——27军。

    乔向文他们在东北打着,许世友在山东也一刻没有听过,解放战争时期,许大和尚先后担任华野九纵司令员,华野山东兵团司令员,披荆斩棘,横扫千军万马,当然,两场战役成为他的名片,也让他后来走上了更高级的军事指挥岗位。

    第一战,江湖前面说过,孟良崮战役,那场战役**当面,粟裕担任总指挥,挑战**第一悍将张灵甫,那场棋逢对手的恶战中,带领部队从孟良崮北面发起进攻,切断了救援**的,正是许世友。

    第二战,那是早已记入史册的济南战役。根据粟裕安排,解放军兵分两路,一路打援,一路攻城,担任攻城兵团总指挥的正是许世友。带领山东子弟兵,苦战八昼夜,一举拿下山东省会济南城,解放山东省,使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济南战役,也是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具有坚固设防的大城市。

    那天,听了乔星竹的求援,乔向文心急如焚。

    思来想去,在山东战斗八年,虽然人脉很广,留在山东的老战友担任纵队司令、师长一级的,不在少数,但是,涉及到个人私事,而且牵扯到一定的政策因素,不知根知底的,决不开口。

    在政策与亲情之间,他也曾犹豫过。

    但是,里星竹的撕心哭泣,爹娘对于批斗运动的恐惧,让他别无选择。

    那天,他是通过军队内线,接通了山东军区副司令员许世友的,他还同时担任着山东分局的委员。

    “请问,是许世友同志吗?”不跳字。

    总机接通之后,对方接了,但一时不太听得清楚。

    “谁?我是老许,你是哪一个?”

    浓重的河南口音,一下子暴露了对方的身份。

    “我是乔向文。”

    对方不只是没听清楚,还是不能确认。

    “谁?再说一遍。”

    “许司令,我是乔向文”

    许世友在那头,这下听清楚了,这个激动的啊。

    “***,不不不,老乔啊,我的乔副政委,你想死我了,通报说你们不是南下接管了吗?你们好啊,我老许打完济南,没仗打了,憋死我了。”

    几句话一唠,许世友开心得一塌糊涂,又是问临江啥样子,又是乔向文老部队的动向,听说李作人也在临江,把他给逗的。

    “李作人这个俅,***在山东军区,我做了半年参谋长,他在我下面当处长,见了我立正,老许我还教训他动作不标准呢,哈哈哈,他对你样,好好好,要是他***对你不好,老许我马上去整他,竟敢对我老许的不客气,哈哈。”

    和这样的武将,听不惯的觉得粗,接触多了,就会感觉特别爽,用不着咬文嚼字,考虑这个斟酌那个。

    当乔向文含蓄地说起老家的情况时,许世友人虽粗,但听得出老战友的心意。

    四五年九月一别,四年了,人
>>>点击查看《北上南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