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历史小说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目录 > 章节目录 第 295 章 这事儿不归我们管(第1页/共2页)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收藏本页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章节目录 第 295 章 这事儿不归我们管(第1页/共2页)


****3*6*0**小**说**阅**读**网**欢**迎**您****

请用户自行鉴定本站广告的真实性及其合法性,本站对于广告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见过鲁王殿下!”

    谁知没走几步就见到骨瘦如柴,仿佛被吸干了似的鲁王朱檀,他双目无神,满脸隐隐泛着黑光。

    瞧着,是个将死之人。

    对着顾晨朱檀还算有礼貌,笑着点点头便去找他爹和大哥了,顾晨则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种作恶多端的王爷,早死早好,他是不会提点一个字的,多提一个字儿都是对百姓生命的不尊重。

    顾晨不知道的是,当天晚上,在燕王府打坐的姚广孝,便突然骑马跑去北平,让去捉人的锦衣卫扑了个空。

    老朱:“……罢了,不过个疯和尚,老四要留便留罢。”

    年后第一天,多年不曾登门的老朱再次带着朱标和雄英登门,只不过蹭完吃的以后还要蹭人。

    老朱邀请顾晨同游几日,说是几日其实没一月半月回不来,因为他们要去的目的地是凤阳。

    顾晨扭头看了看眼巴巴的孩子,还有虽然面带笑容,眼底却有些失落的媳妇儿,有些愧疚地安抚道。

    “你们乖,等我回来了,再带你们出去玩儿啊?”

    这都多少年没过过好年了,不过顾晨想律法若是不完善,便会有许多百姓蒙冤受难。

    所以,他还是选择去一趟,他不能保证所有人都能得到公道,但是起码得让老百姓不用再被莫名其妙打死。

    如果有罪,也该死得明明白白,是死在朝廷的律法手里头,而不是死在那些村霸手里。

    陪着老朱亲眼看一看百姓的日子,他这决心才会下得更大些,做出的决定也会更利于百姓。

    朱雄英见舒宁红了眼,忍不住出声为她说话:“顾先生,要不咱们让舒宁妹妹一块儿去吧?”

    反正也是私底下寻访,带个小妹妹也没什么关系吧?

    顾晨:“……不了,女儿家,路上不方便。”

    都是大老爷们儿,赶路也受罪,带她去受那苦干啥?

    凤阳是朱元璋的出生地,他成为皇帝以后也从没忘记这个老家,想方设法想让这个地方富裕起来。

    他还想过要建都于凤阳,可惜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

    所以他又琢磨着搞中都,中都乃除南京外最豪华的都城,他还免了当地百姓永久徭役和赋税。

    这看着是好事儿,却让许多退休官员来到这里,当地豪绅也大肆修建府宅,修建筑物是要人力的。

    所以他们就征用百姓前去做苦力,地里的庄稼反而没有人种。

    这就是:可惜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原因,老朱好心办了坏事儿,也是愁人。

    顾晨跟着老朱朱标还有雄英,坐了三天三夜的马车才到凤阳,到了凤阳以后还得再直接下到村庄。

    所以大家伙又爬了几坐大山,累个半死才到了严庄村,之所以叫严庄村是因为这个村子里大部分都姓严。

    村庄在凤阳这两百多个村里,财富情况属于是中等,此时地里头大都是被霜雪腌过大白菜和大萝卜。

    没法子,冬日只能种这些,别的庄稼都养不活。

    老朱抬脚便往村子里走去,还不忘同大家说起他年轻时候的事来。

    “咱曾经当和尚那会儿,化缘时路过这个庄子里,那会儿大家伙儿都穷,都吃不起饭。”

    “所以都不肯施舍咱,只有有位大娘分了一半菜叶子汤给咱,看咱可怜,还给咱把衣裳缝了缝。”

    “也不知道她还活着不?”

    “那大娘家还有个小孙子,那时候才不过四岁模样。”

    “手里拿着块儿糖,还问咱佛祖喜不喜欢吃糖?”

    “咱说喜欢,那小子就把糖递给咱,说要咱将糖供奉在佛祖面前,祈祷他爹娘早日回来。”

    “咱问他爹娘去哪儿了,他说他爹爹去参军去了,他娘被一堆人带走了,不知道去哪儿了。”

    他那会儿才十七岁,平日里去化缘人家也有点多。

    你要他一起想出来可能难些,可到了地方他就能想起曾经的事儿。

    好的,不好的,老朱的脑袋里头是有个本子的。

    顾晨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意见,乱世这种悲剧数不胜数,十天半个月不睡觉都说不完。

    人间疾苦朱标见过,可朱雄英却是没有见过的。

    他抬头看着老朱道:“爷爷,若那位大娘或他孙子还在,咱们就接他们去应天享福吧。”

    既然曾经接济过爷爷,那他们家也应该回报一二才是。

    “乖。”

    老朱听着大孙的话很是高兴,懂得知恩图报的好小子,不愧是他大孙,不过如今自己都六十多了。

    大娘是他十七岁时遇见的,四十多年过去人肯定早没了,不过她家小孙子肯定还在。

    到时候看看能耐,赐些钱钞粮食啥的也好啊。

    他们是以商人郊游的形象来的,所以老百姓看到他们也没啥反应,只有几个胆大请他们进家吃茶。

    当然,吃茶是要收费的
>>>点击查看《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最新章节